赏识教育不是简单的鼓励或赞扬
一位上初三的学生在一次摸底考试成绩不理想后,选择了离家出走。惊惶失措的母亲在找到孩子后,很不理解地向心理学老师诉苦:“孩子没有考好时,我总是鼓励她——这次考不好不要紧,只要努力,下回一定会赶上来的。难道我这样做错了吗?”
应该说,这位母亲对孩子的态度比之“批评”、“呵斥”甚至“打骂”,要明智许多。近年来,赏识教育,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认可,因为有了表扬、赞赏、鼓励这样的激励机制,解决了一些孩子自卑和动力不足的问题,为治疗家庭教育某些弊端提供了一剂良药。
但实际生活中,一些家长并未掌握赏识教育的真谛,而是将赏识等同于一般的鼓励或赞扬,把别人的经验当成灵丹妙药,比葫芦画瓢不加选择地用在自己孩子身上,结果收效甚微。而这时家长又会把教育的失败归结于孩子的顽冥不化,慨叹:“这孩子怎么软硬不吃啊!”从而陷入对子女更大的失望之中。
应该赏识自己的孩子,但赏识不是一般地对孩子鼓励或赞扬,赏识是要真正认识到孩子的才能和所做的事情的价值,了解孩子的想法和他付出的努力,并予以充分重视和赞扬,由此支持孩子按他所喜爱所擅长的方向发展。赏识就是不论孩子眼下处于什么状态,永远不要对自己的孩子失望。试想,当我们心里认定孩子愚笨顽劣、没有出息时,却虚情假意地称赞他“聪明灵慧、必成大器”,这种言不由衷的赞扬孩子会相信吗?
上面所述那位初三学生的母亲可能未意识到,她那语重心长的鼓励对于已为学业焦头烂额的孩子来讲,也是一种压力。就好像孩子不慎跌入坑中,家长站在上面一个劲儿地喊“你很棒”“上来吧”,只会徒增孩子的焦虑和无助。这时,家长应该跳到坑中,理解孩子的困难和痛苦,找到和他的“共同体验”、“共同语言”,才能找到帮助他的有效办法,助他走出坑穴。
应该赏识自己的孩子,但赏识绝不是对孩子一味地鼓励或赞扬。鼓励和赞扬作为“赏识”的一种表现手段,适当的运用,会收到很好的效果;但过多过滥、不合时宜、没有原则、失去节制的鼓励和赞扬,则如同过多过滥的批评与斥责一样,都是有害的。一方面,“赏识”其实改变的并非孩子的现实,而只是改变了孩子的心理感觉。无限度地表扬和赞赏,会过分地抬高孩子的心理感觉,从而拉大与孩子的现实之间的差距,使其无法正确地认识自己,满足于“赏识”提供给他的幻梦,而不愿去面对现实。另一方面,因为赏识而一味地用鼓励或赞扬来满足孩子,会让孩子对此产生严重的依赖。他们奔跑不是为了前面的目标,而是为了身后拉拉队的喝彩。而一旦长大成人,一旦有一天突然发现身后的拉拉队已悄然不在,他们便会或多或少地感觉到失落和迷茫,便可能失去跑下去的信心和动力。
赏识更多的时候应该是一种心态,保留在对子女的教育理念中。至于何时、何地、多大量地表现为鼓励或者赞扬,则应视子女个体的实情而定。
推荐内容
- 我是乖孩子
赏识教育的特点就是注重发现孩子身上的优点和长处,进而“小...
- 赏识理念带我走进宁静的心田
赏识理念犹如一盏灯、一根拐杖,让你在茫茫黑暗中看到光的希...
- 赏识使学生更加自信
每一位学生身上都有闪闪发光的东西。相信他们能行,让他们感...
-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徐文新
从赏识教育目前的实践来看,这是一种成功的方法,又不能只把...
-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
赏识教育显示出了近乎神话的魅力,让人们不可思议。赏识教育...
-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主任郑新蓉谈
赏识教育观念非常新,其教育理念不仅和素质教育的要求相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