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赏识教育文章

赏识性评价

更新时间:2014-07-25 22:00  来源:赏识教育网  作者:jlxiao   访问量:
【导读】赏识教育, 作为新课程所倡导的评价方式, 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重视。让学生受到赏识,学会感动,在一种愉悦的心情下学习,这是教育的一种极佳境界。

新课程如同一股春风,带着迷人的清新吹进了课堂,洋溢着人文气息的新理念更涤荡着教师的心灵。因此,构建一种适应新课程改革需要的、适应少年身心发展需要的评价方式是至关重要的,无疑赏识教育具有实践的价值。多年教育实践和学校现状,让我们提炼出来了“赏识教育”这一特色,并于2005年成立赏识教育实验课题组。

赏识教育, 作为新课程所倡导的评价方式, 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重视。让学生受到赏识,学会感动,在一种愉悦的心情下学习,这是教育的一种极佳境界。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受到赏识的时候工作或学习,效果最好。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受到赏识,无论对于眼前的学习,还是日后的长久发展,都是大有裨益的。

今年我们将化学学习评价与“赏识教育”进行有机整合,用赏识教育唤醒学生的信心,用信任培养学生的自尊,用关爱呵护学生的心灵。承认每一个学生都有差异,在学习评价中赏识他们每一个人的优点,给他们鼓励和关爱,使化学学习评价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进展。

爱是成功教育的基石。教师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赏识学生的每一个想法和行为。赏识就像一盏明灯,悄悄地指明学生前进的路。       

 1.赏识性评价,使课堂成为学生的乐园。

在每个学生身上,都存在着不可估量的潜在能力,肯定他们的每一点进步,赏识他们的长处,让他们充满自信地学习,奇迹就会发生。

 ①把微笑带进课堂,以微笑服务于学生,能提高学习效果。我有一个习惯:一进教室就面带微笑,并与同学们用语言和眼神进行交流。每个学生都觉得我在为他讲课,注意力特别集中,听课效果特好。例如:我班的宫倩冉初中三年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如果每天表扬她,不但会使她滋长骄傲的习气,而且影响其他同学的积极性. 于是在课堂上我很少表扬她,但几乎每节课都会面带微笑给她一个眼神,所以她的听课质量非常高。当其他同学回答不够好时,再给她一个眼神,大多情况下,她会主动回答问题(正确率一般较高)。这样不但给出了“标准答案”,而且树立了她在班级的威信,激励她更加向前。

②及时使用赏识性的评价,能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学生在愉快的情绪下思维活跃,积极发言。 06年3月30号,我在61中学上了一堂研究课《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这节课难度不大,但借班上课,师生之间缺乏了解,课堂气氛沉闷,再好的教学设计也难完成学习目标。为了实验赏识性评价的功效,我充分使用了赏识性评价。课堂上有的同学表现出知识面广,有的同学思维活跃,有的同学语言精练,有的同学善于总结经验……每次都充分肯定、加以赞赏,甚至与他们握手、拥抱等。由于评价及时、充分又有鼓励性,学生情绪高涨,思维活跃。这节课不但课堂气氛好,而且学习效果也非常好。

③使用赏识性的评价,能鼓励学生主动展示自我,培养健康的人格。我班的杨国庆同学,生性内向,大家都称他为“忧郁少年”。但我从周记中发现他思路清晰,志向高远。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分析,发现他不但有思想,而且很有个性,是一个可造就的人才。为了培养他,我多次做他的思想工作。课堂上争论较大的问题,我总是鼓励他发表意见,并赏识性评价他,称他为我班的“小绅士”。渐渐地他性格开朗了许多,越来越自信,到初三时他被同学推选为学习委员,成绩稳步提高,工作能力明显增强。由于品学兼优,中考他以高分考入铁四局中学。

2.积极的作业评价,使学生乐于写作业

我校一批学生有不交作业的习惯。为提高他们的兴趣,我对作业进行了更人性化的评价:

(1)设计有阶梯性、开放性、生活性的作业,完成后从“完成时间”、“独立完成程度”(由学生记录,家长签字)、“书写工整”、“成功率”、“创新度”(学生评价、教师评价)等方面设置A、A-、B、B-等四种等级,给以“量性评价”。

(2)以“批语”的形式给以鼓励性的“质性评价”。充分使用“批语”,使之成为师生交流的平台。及时肯定他们的每一个细微进步,欣赏他们的长处。让他们不断体验成功的喜悦,找到学习的快乐,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3)阶段性地进行同学互评和家长评价,把每次阶段性评价的结果放入学生的成长记录袋。小组负责统计组内成员的作业情况。(一般每月一次)

(4)创建作业展览园地。共分四个版块:“最工整的作业”、“成功率最高的作业”、“创新度最高的作业”、“进步最明显的作业”。每天发过作业后,由课代表负责展出并记录,放学后学生收回。

使用赏识性评价后,以前不写作业的同学改掉了一切坏习惯。为了得到鼓励性评语,学生全部能按时完成作业。原来交作业的同学,得到积极的评价后,更加提高了学习兴趣。

例如我班的徐鹏飞同学,学习不认真,字迹很潦草。我就在作业本上说:常言道“字如其人”,这种字象英俊潇洒的你吗?说的多了,发现他的作业越来越工整了,最后终于出现在“进步最明显的作业”展版中,而且学习成绩也明显提高。

我班的吴宏武同学,性格内向,不善言辞,但在做开放性试题时,思路清晰,文字精炼。我常对他说:好棒的答案,比标准还标准。经常性的鼓励,使他充满了自信,不但在课堂上积极发言,而且课后主动帮助同学解答难题,自己的化学成绩稳中有升。

“再试一试,再提高一步”,“好!坚持下去”,“有新意,若再严密一些更好了”之类的评语,经常出现在学生的作业本上。这些鼓励的评语能强化学习动机,对学习起到较好的推动作用。“作业展览园地”是学生自我展示的平台,是学生每天关注的焦点,学生以上榜为荣,积极争取,所以“作业展览园地”又是优良班风的导向标。最重要的是,使用赏识性评价后,由于学生非常关注作业评价,老师批改作业也更及时,形成了教学相长的良性循环。

3.赏识学生,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增强学习效果

教师赏识学生,积极地评价学生,有效地升华了师生间的感情,使师生在愉悦的心境下教与学,教学效果明显提高。这两年来,我充分肯定同学们的进步,同学们特别听我的话,主动帮我做事,班级管理很轻松。我们师生之间,情通、理通、心通,共同进步,共同分享着这成功的喜悦。

夏文同学曾经是沉湎于网吧的小网虫,我与搭班老师商量,讨论对策。大家一致认为夏文不但智商较好,而且有绘画天分。虽然家长疼爱有加,但残疾让他很自卑。他沉迷于网络,家长的溺爱让他放纵。我与同班的任课老师一起,对他展开了全面的工作,特别注意挖掘他身上的闪光点,及时表扬他。夏文最怕的是数学,但数学吕老师故意在班上说:“别看夏文数学不好,但我发现他最有数学头脑”。表扬使他增强了自信心。所有老师都用赏识的眼光看他,政治老师公开课上叫他表演漫画,语文老师用他的画做卡片,班级“任命”他为我班的板报主编,我班黑板报次次在评比中得高分,同学们都敬佩地称他为我班的小画家……一系列的措施让夏文感受到教师的关怀、同学的友谊、现实的美好,上网次数及时间越来越少。我们又鼓励他报考美术特长班,毫不犹豫的帮他补课,同时做家长的工作,在家请了一个大学生,帮他补缺补差,最后他如愿以偿地考取了三中美术班。

4、赏识要恰到好处,不能滥用、过度

赏识不可能解决一切教育问题,“相信每个孩子都是天才”绝不等于“每个孩子都是天才”。如果对赏识缺乏必要的控制,无限制地对学生的一切都去赏识,学生的心理感觉与现实便可能出现很大的差距,甚至可能导致“赏识依赖症”。赏识要正确客观地分析,要了解学生的身心需要,根据需要进行真实的表扬、鼓励。而不能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牵强地赏识,这不仅对该生本人起不到任何良好的作用,而且会影响周围的学生,让他们感觉到赏识的一种虚伪性,同时失去对教师的信任。所以科学地使用赏识教育,是值得我们探索的一大课题。

立足于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赏识教育”实验课题,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教师的课堂教学模式,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必然要转变教师教学方式,优化课堂结构,有目的、有规模、有深度地建立“赏识性课堂”。我校自2005年成立赏识教育课题实验小组以来,一年级-九年级的全体师生参与了课题研究,我们收集有关“赏识教育理论”材料,加强评价理论的学习,提高认识,了解和分析现阶段学生评价研究状况,结合学校实际确定研究方向;建立新课程理念下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初步提出学生评价的有关内容,营造正确评价学生的良好环境;制订新课程理念下学生评价操作体系,形成有本校特色、又便于学校、教师操作的学生评价管理网络、评价指标和学生成长记录手册,每学期都定期进行经验交流。经过近两年的学习和研究,“赏识教育”的观念在我校已逐渐深入每个教师、每个孩子、每个家长的心中,赏识性课堂已初具雏形,课题研究明显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转变了教师的教学观念,有效地促进了我校教育教学工作和德育工作的开展,也促进了我校良好校风、教风、学风的形成。在和谐的校园环境中,学生愿学、会学、乐学,从自卑中走出,找到自我。虽然有些同学由于底子薄,他们的步伐还有些蹒跚,但毕竟在向成功迈进。这几年我校中考参考率100%,普高达线率每年都超过50%,家长及社区满意度90%以上。

人性中最本质的渴求就是希望得到别人的赏识,社会的肯定。“聪明孩子都是夸出来的”。两年的实践也证明,没有赏识,就没有很好的教育。赏识是热爱生命,善待生命;赏识是学生无形生命的阳光、空气和水;赏识是沟通、是平等、是生命之间交往的桥梁。科学地使用赏识性评价,使学生在老师及同学们的赏识中,看到自己的力量,会不断挖掘自己的潜能,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进,满怀信心获取成功。

赏识性评价,使学生快乐学习。


如果您在孩子教育中有什么困惑,欢迎您前来咨询,赏识教育老师将为您答疑解惑。
咨询电话:4000888552 QQ在线咨询
上一篇:关于赏识 下一篇:怎样得到领导的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