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上学了,问题在谁

更新时间:2013-03-08 14:45  来源:  作者:   访问量:
【导读】每个孩子都是一本天书,需要我们用心去解读。我们搞不掂孩子,是因为我们不了解孩子,是因为我们还没有读懂这本奇妙的、美妙的天书! 要读懂这本天书,最重要的,就是我们做父母的首先要有个好的心态,有份好的心情。 如果我们消极,孩子怎么积极? 如果我们
孩子不上学,问题是谁

    每个孩子都是一本天书,需要我们用心去解读。我们“搞不掂”孩子,是因为我们不了解孩子,是因为我们还没有读懂这本奇妙的、美妙的天书!
    要读懂这本天书,最重要的,就是我们做父母的首先要有个好的心态,有份好的心情。
    如果我们消极,孩子怎么积极?
    如果我们悲观,孩子怎么乐观?
    教育是有技巧的,忧虑并不能解决问题。
    如果爱自己的孩子,就应该相信他是世界上最好的孩子。只有在心底里坚信他们行,学会创造环境,给孩子找回好孩子的感觉,给孩子一个快乐的心情,一切才有可能好起来!
只有爸爸妈妈笑了,孩子的春天才真正到了!
 
    一、“你找的那些人,搞不掂我的”
    “你找的那些人,搞不定我的!”这是女儿抛给父母的一句话。孩子不仅封住了自己的心,还堵上了父母想要“改变”她的路。
    这是一个令人羡慕的中产阶级家庭——父亲是广州的政府公务员,薪水丰厚;母亲做全职太太,衣食无忧;夫妇二人秉性善良、真诚,女儿聪颖、纯净。一切看似十分美好,幸福就在身边环绕。
    然而,这一切都成为了过去。
    当该有的一切都有了的时候,幸福反而没有了。
    如果生活成为了忍受,成为了难受,那是不是就意味着某一个点出了问题?
    这一切真的是孩子“造成”的吗?
    生命像一条河,爱是有顺序的。孩子出问题了,孩子不上学了,问题在谁?源头在哪里?
    我们需要循源而上。

    二、曾经的骄傲,现在的煎熬
    曾经,女儿是父亲最大的骄傲。
    女儿乖,女儿懂事,女儿听话,女儿从来不和父母对着来;女儿聪明,女儿很会学习,女儿成绩出类拔萃,女儿轻轻松松就能考进广州最好的重点中学……
    这是多少“差生”的家长可望而不可及的“梦境”,父母因为这么好的女儿,享受了很多年的自豪。
.
    女儿的优异,令父母在亲戚、朋友、同事面前,头抬得更高,确实很难不“得意”——父亲工作单位里,是同事们对父亲“艳羡”的目光,直到现在还有同事会向这位父亲请教:“你女儿怎么教育得这么优秀?有什么经验给大家说说?”
    作为工作单位的一位领导,作为一直被同事们羡慕和敬仰的对象,作为一个很有尊严的男人,作为一个很有威严的父亲,他要如何坦然而真实地让周围人知道——我的女儿已经不上学了。
    有时,保守着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是一份巨大折磨与煎熬。
    女儿苦,可以不上学,可以逃离老师和同学,可以躲回父母的庇护;妈妈苦,可以脆弱,可以委屈,可以流泪;父亲苦,仍然要每天面对别人羡慕的目光,却不能把真相说破,还要假装坚强,假装自若。
    究竟谁的苦,要更苦一些?

    三.童年的伤疤会随着岁月慢慢长大
    第一次见到他们,是在我的讲学现场,他们坐在第一排。妈妈的脸上还有笑容,爸爸的表情一如既往的凝重。自从女儿不上学以来,父亲的面容在家人面前,便犹如阴霾的天,再也没有晴朗过。
    第二次见到他们,是在我们赏识教育明人苑二楼的茶禅室。
    “孩子是什么成长经历呢?我们从小时候谈起。”一开始,我就直接切入主题,我知道,他们已经禁受不起太多的煎熬。
    “幼儿园的时候,我们把孩子送去全托,孩子哭了一个月,哭成了肺炎。”妈妈先开口。
    听到妈妈的话,我很替孩子心疼:“过早的把孩子‘推出去’,孩子还没准备好,她的内心会缺乏安全感,感到恐惧。你们这是走了一个极端。”
    “周老师,我有个问题。别的孩子也是送去幼儿园全托的,怎么没问题?”旁边睿智、敏锐的父亲真诚提出“质疑”。
    我看着这位父亲的眼睛:“这个不好比的,人和人是不同的,每个人的成长经历不一样。同样的事情,可能适合我的,未必就适合你。同样的经历,可能对你有益,对我就未必好。这得看看你面对的是什么孩子。有形生命,都是我们看得见的——看起来都是好好的;无形生命却是看不见的,现在如果科技够发达,能够照出你女儿的无形生命给你看,我相信你看到的她一定伤痕累累,你只会心疼她,不会再责怪她‘别人做得到,你怎么做不到?’”
    父亲开始进入状态了,抢着说:“周老师,后面的情况我来说——后来(没有全托之后),孩子就一直在我们身边,没有离开过,小学中学一直都是接送。说实话,周老师,我觉得***妈对她保护太多了,什么都替她做了。”
    顿了顿,这位父亲接着说:“他们重点中学的老师很严格,女儿做错题,老师就一直说她一直说她,她就不去上学了……”
    交谈深入,真相的轮廓趋于清晰——母亲,溺爱的过度保护;父亲,严苛的不苟言笑。
    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零上40度,零下40度。两个极端,生命遭殃。
    女儿成长于在父母两个极端的爱之间——自然形成了突出的生命特质:高智商、高自尊、高敏感、高脆弱。
    赏识教育倡导,对有形生命要千锤百炼,对无形生命要无限赏识。而这个孩子恰恰相反,有形生命得不到该有的锻炼和捶打(都被妈妈包办代替了),无形生命缺少无条件的赏识和骄傲(父亲视分数和好成绩为最高要义)。女儿渐渐感觉不到父亲深沉、安全的爱,而是恐惧、畏惧,以及内心深处对父亲可望而不可及的距离。于是,成长的烦恼和心里话都不再轻易说起,最爱的人成了最亲的敌人。
    溺爱太多,赏识太少,这样环境下的脆弱心灵无异于温室里的花朵,压力之下,顷然崩盘。

    四.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
    “周老师,我女儿的问题,怎么解决?”
    父亲依然试探地、“执着”地追问着。
    我看出来了,这位父亲一心想走捷径,想一下子解决女儿的问题。然而,可能吗?在教育的道路上,真的有捷径可走吗?
    我笑望着他,语重心长:“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冰化三尺非一日之暖。你要我解决问题,不是我不想帮,是我帮不了。你们父母不学习,不成长,不转变态度,指望我帮你解决问题,我真的没这个本事。”
    生命像一条河,爱是有顺序的。上游、中游不清理干净,下游怎能清澈见底?
    我给他们说:“什么时候,你们家里充满笑声了,你能笑得出来了,孩子就没问题了。我要是你的孩子,看到你现在的表情,也会受不了。”
    “是,周老师,他在家里不笑,对我也有影响!”安静的妈妈迅速地接过这句话,请我为她“伸张正义”。
    “周老师啊,我从小就是这样的;我以前,结婚之前,也是不笑的。”父亲解释道。
    当我得知这位父亲的名字里有一个“乐”字,忍不住开怀大笑。“你的父亲,孩子的爷爷,渴望快乐,才会给你取这个意味深长的名字。生命是一条河,是古老的传承,表面看到是孩子现在的问题,其实是父母的问题,是爷爷奶奶的问题,是往上多少代的问题。你们坚强,都扛住了!撑住了!但是会在生命河最薄弱的地方决堤,不过关的人生功课,还是让你来补课。学校里可以逃课,人生的功课,无处可逃……”
    我最后嘱咐着父亲:“记住,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说难,比登天还难,说容易,易如反掌!关键是你变了,你笑了,你为女儿骄傲了,不再一边可怜她,一边嫌弃她,可怜之后又纵容,嫌弃之后又后悔。我看你们在教育孩子上,还是需要学习与成长啊!”
    咨询后的第二天,孩子的母亲来报名参加暑假的赏识教育家庭和谐班——两个人,她和孩子父亲。再忙的父亲,为了女儿,也一定有时间。期待,父母走进课程,学习了,成长了——“爸爸妈妈笑了,孩子的春天到了。”
如果您在孩子教育中有什么困惑,欢迎您前来咨询,赏识教育老师将为您答疑解惑。
咨询电话:4000888552 QQ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