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不能承受之重:人生处处是起跑线

更新时间:2013-12-02 16:47  来源:  作者:   访问量:
【导读】应试教育催生“外部性教育市场”,早年的广告词“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与做家长“望子成龙”之普遍心态,二者一结合,竞争起跑线从高中、初中、小学逐级前移至幼教。

  其实,孩子的真正第一起跑线,更多的是家庭教育,家长的观念、态度、方法会对孩子产生最重要的影响。

  应试教育催生“外部性教育市场”,早年的广告词“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与做家长“望子成龙”之普遍心态,二者一结合,竞争起跑线从高中、初中、小学逐级前移至幼教。

  “宁可勒紧裤带,也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无独有偶。在今年9月6日的中山市教育工作会议上,学前教育再次成为会议的热点。素有“忧民哥”之称的中山纪中校长贺优琳建议,中山应在全国率先将义务教育延伸到学前教育。

  虽然是老生常谈学前教育,但是从中让我们看到了起跑线上“输”与“赢”的争拗。

  “别家的孩子去学了,我家的孩子不学就要吃亏。”如今,越来越多的家长有了这样的“共识”。但殊不知,我们时常从商家处听到“孩子的钱最好赚”这句话,与其说是赢在起跑线,不如说是输在金钱上:每个小时几百元的早教课,各种钢琴、跆拳道等兴趣培训班……

  “输在起跑线上”是所有家长最担心的事情,尤其是现在家庭独生子女居多,“起跑线”成了父母“不能承受之重”。的确,起跑线很重要,但什么是起跑线呢?人生的起跑线又是什么呢?

  在笔者看来,其实人生的起跑线有很多种,生理上的、心理上的、智力上的……对于孩子来说,在起跑线上,至少不应该仅仅指孩子的学习表现。它的真正含义,应该是从人生的起步阶段打基础,让孩子从一开始就为心理、智力、体力等的健康发展打基础。

  因为,有的人早慧,有的人大器晚成,人生本来就没有所谓的统一的起跑线,何况孩子的成长是动态的,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起跑线。以往也有许多的案例提醒我们:过早开放的花儿最容易枯萎,本不该承担过重压力的孩子们,现在却被家长不断膨胀的欲望压得直不起腰,他们最容易失去身上最宝贵的好奇心、想象力、求知欲——最终很可能会“赢”在起跑线上,而输在“终点站”。

  然而,孩子们究竟会不会输在起跑线上?答案是:不会。教育专家王美婵在中国青年报撰文时认为,对于绵长的人类历史、不变的万古江河来说,一个人的生命只是小小的一瞬间。具体到一个人身上,人生是一场长距离的马拉松,而不是一闪而过的百米竞赛。百米赛跑,起跑的反应时间、前三十米加速的爆发力是最重要的,占得先机的人即使不能拿冠军,也一定会名列前茅。而对于跑马拉松来说,起跑却是一点也不重要的小环节,一开始冲在前头的可能掉队,一开始不冒头的可能后劲十足,超强的体能、坚强的意志、合理的战术才是关键。

  其实,孩子的真正第一起跑线,更多是家庭教育,家长的观念、态度、方法,将对孩子产生最重要的影响。给孩子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给他们以人格上的示范,培养他们良好的性格和品质,从育人角度出发,给孩子一个健康的人生起点。更何况人生处处都是起跑线。

  对孩子来说,学校的学习表现只是孩子人生众多起跑线的一条,因为人生是一条漫长的道路,没有哪个伟大的科学家是一下子成长起来的。然而,教育确是终生的,尤其是现在的社会发展已经到了知识经济时代,信息增加的速度是空前的,孩子只有学会学习,才终身受用。这样一来,小学不是起跑线,中学不是起跑线,大学也不是起跑线,关键是孩子的心智成长到了自己知道要努力学习,自己已经学会学习,这才是孩子真正意义上的起跑线。

  “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很多时候是培训机构的一种宣传语,不值得进行大肆的宣传和推广。”今年年初,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副司长王定华一针见血指出,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从而选择所谓好的初中,好的小学,乃至好的幼儿园,虽是一种可以理解的家长心理,但它并不符合科学的逻辑。

  总之,人生不是短跑,而是要历经七八十年的长跑,因此,笑到最后的人才是真正的赢家。尤其是在经济知识时代,我们更要“活到老学到老”,这样才不会给这个时代所抛弃。

如果您在孩子教育中有什么困惑,欢迎您前来咨询,赏识教育老师将为您答疑解惑。
咨询电话:4000888552 QQ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