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赏识文化 > 三字经小故事 >

巧引导,少说理

更新时间:2013-03-14 11:56  来源:赏识教育网  作者:网站编辑   访问量:
【导读】当教育变得充满智慧的时候,当家长们学会巧妙地引导孩子,而不空泛地讲大道理的时候,教育便不成问题了,它更是一种哲学
引导孩子

       有一则母教子的故事非常精彩。
       儿子是独生子,小学四学级学生,平时在家中是个十足的“小皇帝”,其特点是嗜蛋,特别喜欢吃荷包蛋。
      一天早晨,母亲做了两碗荷包蛋面条,一碗上边卧了一个鸡蛋,一碗上面无蛋,端上桌,母亲问儿子:“你吃哪一碗?”
      “有蛋的那碗!”儿子指着卧蛋的那碗。“让我吃那碗有蛋的吧!孔融4岁能让梨,你也10岁啦,该让蛋了吧!”母亲说。
      “孔融是孔融,我就是不让!”儿子态度坚决。
      “真不让?”儿子竟先吃为“敬”,一口就把蛋给吞了一半。
      “不后悔?”母亲问。
      “不后悔!”儿子又一口,把蛋吞了下去。待儿子吃完,母亲开始吃。母亲的碗里藏了两个荷包蛋,她有意让他看清楚。
      “记住:想占便宜的人,往往占不到便宜!”母亲指着自己碗里的两个荷包蛋,边吃边告诫儿子。儿子显出一脸的无奈。
      第二次,是一星期天的上午,母亲又做了两碗荷包蛋面条。一碗鸡蛋卧在面上,一碗面上没有荷包蛋。端上桌,母亲问儿子:“吃哪碗?”
      “孔融让梨,我让蛋!”儿子笑着端起了无蛋的那碗面条。
      “不后悔?”
      “不后悔!”儿子说得很坚决。
      儿子吃到底,也不见一只蛋。
      母亲的碗上面卧一只荷包蛋,下面又藏了一只,她又让儿子看个分明。
      “记住,想占便宜的人,有时候反而吃亏!”母亲指着蛋对儿子说。
      儿子苦笑,他想不到又被母亲“教训”了一次。
      第三次,母亲又铸了两碗荷包蛋面,还是一碗蛋卧在上边,一碗上边无蛋。
      母亲问儿子:“你今天吃哪碗面条?”
      “孔融让梨,儿子让面……妈妈,您是大人,您先吃!”儿子手一挥,做出“孝子”状。
      “那我就不客气啦!”母亲端着上边卧着一个荷包蛋的那碗面条,儿子随后端起上边没蛋的那碗面条。吃着吃着,儿子发现自己碗里也卧着一个荷包蛋。
      “不想占便宜的人,生活也不会让你吃亏!”母亲对儿子说。儿子点点头,认为母亲说得有道理。
      我不知道他是否真的明白了,不过,我相信那个儿子一辈子也忘不了这三次虼荷包蛋给他的教训。
      写这篇文章的作者是一位农村妇女,但她教子的智慧值得所有有知识的家长去借鉴。
      现代家庭教育,焦虑、苛求与大道理并存。越是知识分子,有时越容易步入讲大道理的误区。熟不知越是大道理越明了,越是真理越简洁,所有的道理都是从生活中来的。道理好比是毛,生活好比是皮,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所以古代有个成语叫言传身教,而这身教尤为重要。
      有一位农民父亲,将家里的五个孩子全部培养成了大学生。记者去采访这些孩子,父亲是如何将你们培养成才的。
      孩子们说:身教。父亲从不讲大道理,他为我们每个孩子制订一份计划,早晨五点钟起床,锻炼身体,包括他自己。每天早晨,父亲总是第一个起来,敲敲房门,不多说一句话,我们便很自觉的爬进来。十几年如一日,父亲从未间断过。我们的毅力便在这十几年间一点一点的沉淀下来,成为一棵不倒的大树。每个孩子从跨进小学的第一天起,父亲便发给他一个脸盆,一个搓衣板,意味着以后要自己清理自己了。我们的独立性便从这一个脸盆,一个搓衣板开始了……
      诚然,教育需要一种智慧,一种超越知识的智慧。讲大道理充其量是一种知识,大道理讲多了,就好比浮在空中的尘埃,孩子便充耳不闻了,更糟糕的是在孩子心目中,你成了一个啰嗦爸爸或啰嗦妈妈。
      讲大道理的父母,若自己与这大道理背道而驰,比如,要求孩子刻苦学习,自己却成天在麻将桌上驰骋;要求孩子大公无私,自己却凡事斤斤计较,那最后的结局便是两种,一种是孩子瞧不起你,另一种便是孩子接受你的那种言行不一的“身教”。
      散文家林清玄曾写过这样一篇小短文。他说小的时候,父亲规定家里的孩子每天都把树林里的落叶扫干净,扫干净了才能上学。载就意味着每天天刚刚亮就得起床,心里当然不乐意。有一天,父亲正要下田工作,看到他们一幅“面傲面臭”的样子,便说:扫地扫得这么艰苦,来,爸爸教你们一个简单的方法,以后扫地之前先把树摇一摇,把明天的叶子先摇下来,两天扫一次就好了。孩子一听,兴奋不已,扫落叶的时候,便劲地摇树,恨不得把后天的叶子都摇下。
      第二天,满心以为可以睡个懒觉的孩子们被父亲喊了起来:你们到树林里去看一下吧。
      孩子们不情愿地爬起来,到树林里一看:傻了眼!满地的落叶,甚至比昨天的还多。
      孩子们终于明白了:今天了结的永远是今天的,至于明天,就让明天的肩膀去承担吧!
      当教育变得充满智慧的时候,当家长们学会巧妙地引导孩子,而不空泛地讲大道理的时候,教育便不成问题了,它更是一种哲学。
      有一首歌是这样唱的:为你付出了这么多,怎么从不见你感动过。许多做父母的常常也有这样的感慨,尤其是现在的独生子女家长。
       是现在的孩子真的不懂事、不懂得体谅父母的心吗?
      付出那么多,却收获的太少,父母失衡的心该如何平衡?如何治愈如今独生子女的怀古冷漠症?
如果您在孩子教育中有什么困惑,欢迎您前来咨询,赏识教育老师将为您答疑解惑。
咨询电话:4000888552 QQ在线咨询
上一篇:豆腐嘴,刀子心 下一篇:付与得,要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