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过来,就明白
更新时间:2013-06-14 14:50 来源:赏识教育网 作者:网站编辑 访问量:次
【导读】小和尚们学着一休的样子弯腰低头,连连说:“好看,好看。”这时老和尚过来了,一看小和尚们这个不雅的动作,很恼火:“看什么看!”把他们赶走了。
人有的时候是容易钻牛角尖,本来古人提醒我们“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是好心好意,可惜现代人却把这远虑一古脑地集中在一起,统统成了近忧,日日近忧缠心,焦虑不安,活得很不开心。
尤其是那些把期望压在孩子身上的父母们。对于父母来说,孩子有意无意之间已成了他们一生最重要的一份事业,从出生、呀呀学语、上学、工作,真恨不得把孩子的一切都设计得好好的。付出许多许多,但往往是不尽人意,有许多父母承认自己是失败的家长,发誓如果有来生,绝不要小孩。
原因出在哪里呢,就是我们的家长太钻牛角尖了。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现代社会使得家长们近忧太多,难以远虑。天天扣着孩子的学习认真不认真,功课努力不努力,听课专心不专心,分数高不高,自己的孩子比别人家的孩子差多少这些问题,好比一叶遮目,不见泰山。
我从一个技术工人、 儿父亲能成长到今天这个地步,我想关键问题是我的思维方式与别人不同。
记得有一次参加一个有关特异功能的会议,他们一致认为我的气感最强。问我有什么决窍,我说没什么决窍,只是我的思维方式与别人不同而已,简单地说,六个字:倒过来,就明白。
什么是倒过来呢?
文化大革命后期,我偶然看到了一幅华君武的漫画,画的是一个人把头伸到裤裆里边看整个世界。
当时,我就觉得冥冥之中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不久之后,放映日本的电视剧《聪明的一休》,里边有这样一幕:
一群小和尚在一起看一个庙,都说这个庙建得难看。惟有一休,一声不吭地把头伸到裤裆下边,看得笑眯眯的。尤其是那些把期望压在孩子身上的父母们。对于父母来说,孩子有意无意之间已成了他们一生最重要的一份事业,从出生、呀呀学语、上学、工作,真恨不得把孩子的一切都设计得好好的。付出许多许多,但往往是不尽人意,有许多父母承认自己是失败的家长,发誓如果有来生,绝不要小孩。
原因出在哪里呢,就是我们的家长太钻牛角尖了。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现代社会使得家长们近忧太多,难以远虑。天天扣着孩子的学习认真不认真,功课努力不努力,听课专心不专心,分数高不高,自己的孩子比别人家的孩子差多少这些问题,好比一叶遮目,不见泰山。
我从一个技术工人、 儿父亲能成长到今天这个地步,我想关键问题是我的思维方式与别人不同。
记得有一次参加一个有关特异功能的会议,他们一致认为我的气感最强。问我有什么决窍,我说没什么决窍,只是我的思维方式与别人不同而已,简单地说,六个字:倒过来,就明白。
什么是倒过来呢?
文化大革命后期,我偶然看到了一幅华君武的漫画,画的是一个人把头伸到裤裆里边看整个世界。
当时,我就觉得冥冥之中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不久之后,放映日本的电视剧《聪明的一休》,里边有这样一幕:
其他小和尚奇怪地问:“你在干嘛?”
一休说:“你们倒过来看看。”
小和尚们学着一休的样子弯腰低头,连连说:“好看,好看。”
这时老和尚过来了,一看小和尚们这个不雅的动作,很恼火:“看什么看!”把他们赶走了。
之后,老和尚越想越奇怪,也偷偷学他们倒过来一看:哇,果然不一样,难怪,难怪。
这个世界上好多事情正过来看不清,何不反过来试试?反过来的时候,也许就清楚了。真理与谬论的一步之差就在这一正一反之间。
赏识教育就是一种倒过来的教育。我们办家长培训班的时候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好多家长本来是想学几招回去对付孩子的,谁知到最后,发现全是对付自己的。
第二个是跳出去。我们教育孩子为什么出了问题?
有一首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我发现现在人类的痛苦就是老跳不出自己的范围。一个人比较高的意境是学会观察自己,自己看自己的笑话,自己看自己的电影。因为一个人老局限在自己的框框当中,就很容易感情用事,理智就容易丧失,大脑就乱掉了。
讲个很简单的例子。我们很多教育工作者,教学生、教别人的孩子,非常成功,教自己孩子的时候就不行了。江苏省委党校的一位老师,找过我十几次。他自己教别的孩子是典型的赏识教育,教出来的孩子个个是好学生。邻居的孩子为了到他家里得到他的赏识,会答应妈妈的“漫天要价”:必须门门考到九十分以上,堪称是赏识教育专家。
但是,教他孩子的时候,全完蛋了。他就觉得他的儿子应该怎么样怎么样,总之是达不到他的要求。孩子因此而极度自卑,两眼暗淡无光,走路都驼着背。
前不久到而南昌,在本地一所重点中学讲了大约二十几分钟赏识教育,一个老校长马上反省自己:“我是个失败的家长,我要早知道赏识教育,孩子就不会有今天。”
他的儿子本来是个极端聪明的孩子,只因父亲的跳不出来,不断地苛求而精神分裂了。
我和所有的家长讲:你必须把自己的孩子看作是人类的孩子,你才能把他教育好。为什么,你把他当成自己的孩子,你就会觉得孩子是你的私有财产,你就会感情用事,就容易看不明白,只有你把他当作人类的孩子,你才会超越情感按照规律来教育孩子,孩子才会茁壮成长。
当父母能这样对待孩子的时候,教育便会变得简单起来。能够在面对一些实际问题的时候倒过来,跳出去,从近忧中看到希望,养成思维的习惯。
倒过来,跳出去,是对家长心态上的一种要求。倒不过来,跳不出去的家长便容易把孩子当作自己的私有财产。打孩子便是把孩子当作私有财产的一种最严重的表现。有一位母亲,高兴的时候,当着别人的面对儿子又亲又搂,使上初中的儿子很不舒服;不高兴的时候,寒冬腊月便把孩子赶到阳台上去受罚。这位母亲的高兴与不高兴的理由,一大部分是缘于孩子的学习成绩。母亲这种40°C
与—40°C的做法,使母子之间的亲子关系极为僵化。儿子恨妈妈,几次离家出走,母亲在伤心之余,还不知道问题的病根出在哪儿。
每个家长都爱孩子,包括那些常常打孩子的家长。爱有时候也会带“毒”,也会起到“摧残”的作用。比如你养一窝小鸡,毛绒绒的看着很可爱,于是不到三分钟便把它拿出来,看一看,亲一亲。出不了几天,小鸡迟早会被折腾死。
“倒过来,跳出去”,它不仅仅是用在教育孩子上,任何事情,只要能“倒过来,跳出去”,整个思维就活了,不会钻在牛角尖里。
这是沟通中的一个小技巧,不深奥,但值得大家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