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赏识文化 > 三字经小故事 >

大步退,大步进

更新时间:2013-06-14 15:39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访问量:
【导读】毛泽东一言以概之:大踏步后退,大踏步前进。
大进步
 大步退,大步进
  有一首诗很有哲理:手把青秧插满天,低头便见水中田。六根清静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而人类在认识是往往有个误区:好像总认为前进是真理,只能前进,不能后退,只能成功,不能失败。换个角度,若从辩证的角度来说,退也是进。这个世界本来是一分为二的;一个是前进的世界,还有一个是倒退的世界,而二者之间是可以相互转换的。所谓“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进一步山穷水尽,退一步海阔天空”、“苦海无边,回头是岸”等等。
  毛泽东一言以概之:大踏步后退,大踏步前进。他把它用到军事上去了。
  世间万物都是相同的。后来我发现这一道理也可以用在教育上,用在提高孩子学习兴趣上。这里边有一个故事。
  有一天我收到一封家长来信。这位做老师的妈妈在信中描述了他儿子的一些情况:
  小的时候很聪明,很活泼,在幼儿园的时候表现非常优秀,被老师誉为故事大王,还特别好问,最喜欢问妈妈“天为什么蓝?”“树为什么比小草高?”“小鸡为什么长毛?”这些充满了童趣却又不简单的问题。
  天天问,天天问,问得妈妈有一天吃不消了:“儿子啊,你问得太好了,太妙了,问得妈妈都受不了。但是孩子你不要怕,等你长大了,可以到一个叫学校的地方去,那里是知识的海洋,可以解决你各种各样的问题。”
  孩子自然很高兴,天天掰着手指头算呀算。
  终于有一天可以去上学了,孩子那一天那种兴奋的表情做妈妈的一辈子也忘不掉,孩子说学校不好玩,学校要背着手老老实实地坐着,学校要写一大堆的作业,学校……
  当然,做妈妈的在劝学无效之后打了他,怎能如此没出息,没上几天学就厌学。
  但学习成绩总之是午后的太阳,逐渐下落。60分是高水平,一般成绩总维持在十几二十分。随之而来的自然是老师的批评,同学的看不起,家长的责骂。
  最后孩子说:“妈妈,我不想学了,我想跳楼。”
  一语惊醒梦中人,那时孩子才上三年级。
  无助的母亲写了这封信,请求我去她家家访,救救她的孩子。
  尽管我做了充分的思想准备,见到那个孩子时我还是吓了一跳。
  妈妈介绍说:“这是周校长。”他便走过来,很标准地鞠了一个90度的躬,很少见一个孩子对老师如此尊敬。眼神里露出来的那种神情,充满了自卑、期盼、不信任,很复杂。妈妈无奈地说:“他见谁都这个样子,见谁都是一副奴才像。”
  这个孩子自卑到了极点。
  对孩子,首要的是心理疏导,鼓起他对自己的信心来。
  这里要插一下,许多来研究窒咨询的家长都把目光落在孩子的学习问题上,事实上学习问题只是表层现象,深层次的是孩子内心深处对自己失去了信心,就好比一棵树,树干已经枯死了,自然不可能枝繁叶茂。
  南京有个孩子家教比较复杂,一家几口人,分成了三派,奶奶是溺爱派,平时对孩子在生活上照顾得无微不至,三年级连鞋带都不会系,放学后不准下楼玩,因为楼下是菜场,结果孩子和外界打交道的机会极少,独立处理事情的能力几乎为零,平时学校发生了什么,受同学欺负了都不敢向老师说。
  而妈妈是温柔派,对孩子在学习上的问题,也不填鸭了,直接告诉答案,结果养成了孩子不动脑筋的坏习惯,妈妈不在不想写作业。以爸爸姑姑为主的是强权派,如不听话,先骂一顿,学习不好,不自觉,就把你当特务对待,死盯着,连上厕所所都要派个人,防止孩子在厕所里玩水,弄虚作假,电视是更不许看了。结果这孩子没人盯着,就不知学习,考试的时候老师站在旁边就写,老师不在就不写,每次稳坐最后一名宝座。
  糟糕的家教最终导致孩子对学习兴趣的丧失。
  所以这个孩子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培养他的自信心。在家里爸爸最常骂他的话是:“你笨死了,我怎么会生出你这样的儿子,在学校里又被老师同学看不起。”
  这个时候要培养他的自信要给他找感觉,不能从学习上入手,因为学习对他来说,是一块心病,上心中的痛。要避开这个痛点,从生活上着手,而且这也是孩子需要增加的锻炼。他们家采取的手段是早晨帮家人拿来牛奶,晚上买菜,而后付点小费的打工制。一个月下来,效果甚好。然后才开始解决学习问题。
  回到前面家访的孩子的身上来。我把孩子心理疏导工作完成之后,他妈妈就请教,如何让孩子学习进步,对学习产生兴趣。
  这是个现实的问题,也是个不可回避的问题。
  我告诉她:“数学上大踏步前进,然后大踏步后退,语文上大踏步后退,然后大踏前进。”
  她不太理解。
  我先从数学上解释。
  孩子对数学为什么不感兴趣?因为理解力跟不上,想起经受的一次又一次打击,使得他对数学产生了恐惧心理,一见到数学就条件反射。这个时候你就要避开孩子心理上的痛点。比如我朋友有个女儿,也是小学三年级,对数学也充满恐惧,一看见数学题就想哭。他父亲请教于我。
  我告诉他,首先要调整孩子的心态。
  要让孩子相信,自始至终并不是孩子的学数学的能力出了问题,而是教的方法出了问题,硬往里塞,把孩子的感觉破坏了。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即使是贪食的猛兽,若用皮鞭逼着它吃食,终有一天它也会丧失胃口。
  然后引导孩子来学,让孩子始终是自己在前进,在一步一步地攻克敌人的堡垒,最后在数学面前找到一种英雄的感觉。
  具体怎么教呢?
  我告诉他,我在女儿初一暑假时用两个月的时间教她自学完初中三年的数学课程的方法。很简单,只做例题,看一遍,把道理一讲,孩子来做,做完一对答案,OK,通过。马上进入下一节,给孩子的感觉势如破竹。
  好多人置疑:这样基础没打扎实就进入下一段的学习,怎么行?事实上这种传统的观点错了。有些家长往往着重于打基础,找各种各样的题让孩子来做,什么难题怪题都来了,结果基础没打好,倒把孩子吓住了,不敢前进,渐渐丧失了对数学的兴趣,事实上,学习像盖房子一样,应该先帮孩子把屋架搭起来,然后再填砖加瓦,有了方向,有了目标,填起砖来就轻松多了。况且数学是一门逻辑系统的学科,好比一座宫殿,把大的框架给孩子,等于给了孩子一幅地图,使得他不致于在学习中迷路。
  而从心理上来讲,这样做能让孩子在学习上保持一种居高临下的态度,要让孩子在学习面前成为巨人。这也是我们历来观点上的一个误区,始终强调学习之艰辛、学习之困难、学海之无涯,古人可能想劝后来者奋进,夫意之间在学习者心目中注下一种自卑的感觉。
  开悟了的父亲用一个月的时间帮助女儿学完了四年级的数学。
  一开始,孩子很不自信,总是认为自己不行,但在爸爸的鼓励下逐渐静下心来,越来越觉得数学原来并不可怕,相反还挺有趣。父女俩个,一个越教越激动,一个越学越激动。教学相乐。学完了四年级的数学,再返回头去看一二三年级的数学,势如破竹。
  孩子开心地欢呼:“我再也不怕数学了!”
  一开学,老师搞了一个小测验,题目出得偏难了一点,结果她竟然得了第一名,让老师大吃一惊,怎么都没想到一个假期的成果这么大。
  讲到这,数学上的问题总算解决了。
  “那语文为什么又要大踏步后退,大踏步前进呢?”
  我问她孩子是不是不爱看书?
  她说是的,三分钟都坚持不住。
  我问她买的书都是孩子爱看的书吗?
  孩子插进来说:“我喜欢看的书,妈妈从来不给我买。”
  我说:“问题就出在这,孩子想看的书看不到,不想看的书又硬逼着看,对文字就产生了一种厌恶的情绪。好多孩子都是这样,小的时候没有培养起阅读的兴趣,大了以后又强迫他看他不喜欢的书,孩子肯定会感到枯燥、乏味,难以理解,情感闸门就关了。
  孩子的阅读能力有个过程,你跳过了这个过程就得退回去。看什么书,选择权应该还给孩子,哪怕他选择了婴幼儿读物,只要他喜欢。
  后退是为了更好的前进,前一个阶段的阅读能力基础打好了,对文字的兴趣才会逐步增加,他才会主动地往前走。孩子若没有一定的阅读积累,没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学语文只能是鹦鹉学舌。只有当他的阅读储存量越来越大,对文字的居高临下感也就越强,对文字的理解也越强,最终才能达到学习语文的目的。
  家访结束后若干天,他妈妈打电话来说孩子选了两本《脑筋急转弯》,看得津津有味。
  又过了一段时间,说孩子最近对军事、武器类书籍着了迷。
  又一次,他妈妈欣喜地告诉我,她要带孩子去吃肯德基,但儿子说:“妈妈还是用买肯德基的钱给我买两本书吧。”
  大踏步前进,是为了增强孩子的信心,让孩子导高临下的看待数学;而大踏步后退,是为了让孩子“跳一跳,够得着”。从心理学的操作上来说,是为了避开孩子的痛点。人对外界的认识有一道门控制着,称为情感闸门,一旦他对某一事物或某一人的感觉尝足了苦头,寻他的情感闸门就会关闭,或者是因为恐惧或者是因为厌恶,让他关闭情感闸门的这一点便成了心理上的一个痛点,所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这个时候,一定要跳过这一点,否则只能事倍功半。
  而“大步退,大步进”正符合了这一心理特征,避开孩子对学习的痛点,从另一条路上把这个痛点打通,达到了“曲线救国”的目的。
  “宝塔帽,西瓜肚”这组三字经是有关早期教育的一点感悟。“教育从出生第二天开始便晚了一天”,早期教育被专家们看好,也被家长们看好。从某种程度上讲,孩子与孩子的竞争,从出娘胎起便开始了。但如何在这片洁白的布上不做出令家长遗憾后悔的事来,赏识教育的观点在这组三字经里有自己的看法。
如果您在孩子教育中有什么困惑,欢迎您前来咨询,赏识教育老师将为您答疑解惑。
咨询电话:4000888552 QQ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