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晚报》:如何对孩子进行奖惩教育
据报道,南京有一位妈妈从孩子三年级开始就和孩子签协议,规定了妈妈和儿子之间的权利和义务,比如:妈妈的义务有“每天保证20分钟以上和儿子沟通的时间,尊重儿子的兴趣、爱好、想法和决定”,儿子的义务有“爸妈下班回家前,及时独立完成学校布置的作业”。紧随其后的是奖惩制度,里面规定,“每周各项表现均为三星的,可以向对方申请实现一个合理愿望(如买书或礼物、看电影、同学聚会、户外活动等),如遇每周三次以上表现一星以下的,处罚包洗全家晚餐碗筷一周……要怎样奖励和惩罚孩子,“奖惩协议”有无必要,家长和老师最有发言权。
家长:赏罚孩子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大部分家长教育孩子时没有明确的奖惩制度,女儿上六年级的靳女士告诉记者,孩子很懂事,现在很少惩罚孩子了,更没有什么“奖惩制度”,如果孩子犯错就根据她的喜好和接受程度惩罚她。青二小学生家长赵女士说:“制定奖惩制度是不错的,自己没有那么细心,平时对孩子就是口头批评,主要在行为养成方面教育孩子,有一次孩子犯了错误,我告诉孩子不改正就不准去上课,孩子喜欢校园生活,就很快承认错误了。”也有家长表示,协议不重要,孩子犯错有很多原因,无论是主观原因还是客观原因,作为家长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尤其在处理孩子和同学的矛盾问题上,有时候很难说清对错,如果根据“协议”办事,对孩子可能会造成更坏的影响。家住昆区的梁女士说,自己从没有和孩子签过“奖惩协议”,口头约定都很少,她认为,教育孩子应该在生活中,要看具体的事情,孩子做得好要表扬和鼓励,但鼓励尽量脱离物质方面的,做错了也没有专门的惩罚,只是口头批评,她相信以孩子的认知程度不会好坏不分、屡教不改。
老师:赏识教育比惩罚更有效
赏识教育,是世界著名的六种教育方法之一。赏识教育是赏识孩子的行为结果,以强化孩子的行为;是赏识孩子的行为过程,以激发孩子的兴趣和动机;创造环境,以指明孩子发展方向;适当提醒,增强孩子的心理体验,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的教育方式。赏识教育在包头市的各中小学里得到了广泛的认同。
以前家长通过打骂惩罚孩子的方法,随着时代的进步已经不被人们接受和认同,青二小的陈老师就表示:“现在,就惩罚方式而言,对孩子言语和身体上的伤害是绝对要摒弃的,在孩子的德育培养方面,赏识教育是比较受推崇的一种方法,要发扬孩子的优点,强化正能量。在学校的各项活动中如果孩子表现好通常会奖励一本孩子喜欢的书,当然,孩子做错事也需要惩罚,惩罚通常是打扫卫生或者为班级作贡献、给班级捐书等,这些惩罚的前提是要征得家长的同意,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跟孩子签订‘奖惩协议’是非常好的方法,但在学校学生众多,实行起来比较困难,这种方法更适合家长与孩子之间的私下约定。”惩罚孩子,惩罚不是目的,最重要的是帮助他纠正陋习,改正缺点和错误,懂得正确的行事准则。要想惩罚孩子的措施可行有效,那也一定基于方式方法正确这一前提,还要考虑孩子的承受力。
心理专家:惩罚是为了规范孩子的行为
包头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的刘慧认为,无论奖励还是惩罚都是孩子行为养成的手段,都是为了规范孩子的行为,要树立孩子好的习惯有“奖励法”和“惩罚法”两种方式,“奖励法”就是要赞扬、鼓励孩子,另外要了解孩子,给孩子最想要的。南京这位妈妈制定的“奖惩制度”就是属于阳性强化法,当孩子的行为达到标准,就要把孩子想要的东西给予他;“惩罚法”是为了去除孩子不好的行为,例如家长可以在跟孩子协商后找一个橡皮筋或用废报纸做根棍子,并告诉孩子这些东西是用来惩罚家里犯错误的人用的,爸爸妈妈也一样,如果孩子在行为上有过失,家长就用这些道具惩罚孩子一下,孩子就会认识到自己行为上的错误。家长在惩罚孩子的时候要注意四点:第一,惩罚孩子要讲“度”,要根据孩子的行为和认知程度进行惩罚,不能轻描淡写也不能滥用惩罚,要抓住关键点;第二,家长惩罚孩子的时候是针对他犯的这个错误,他这次的行为,惩罚孩子务必要一事一议,就事论事,切勿搞牵连、翻陈账。第三,家长惩罚孩子要坚决,要明确地指出,这种行为是坚决不可以的,这件事的标准是不可逾越的,不能因为孩子哭闹、撒娇而纵容孩子的行为,那样就是告诉孩子这样的行为下次还可以出现;第四,家长惩罚孩子不能“带着敌意”,不能带着自己的愤怒、指责,对孩子发泄自己的情绪。
总之,家长和老师们在奖励和惩罚孩子的时候要掌握好具体的方法,正确地教育孩子,逐渐培养孩子高尚的品德,让孩子养成好性格是最重要的。
《包头晚报》 2013年12月23日星期一 B04 成长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