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卑感连一个杯子都不如

更新时间:2014-01-06 13:50  来源:赏识教育网  作者:cr   访问量:
【导读】大多数孩子的潜能都没有得到挖掘,他们不能自由支配自己的行动和情感,也不具备一些出乎意料的能力,他们一直处于大人的控制和压制之下,孩子的自卑感就是这样来的。


在“儿童之家”,一个孩子正用字母玩具拼字。这时,意大利皇后来到了他面前,要求他拼出“意大利万岁”这几个字。但这个孩子竟然好像没听到皇后的话一样,仍然很平静地忙活自己手中的工作,重复将字母拿走又放回原处的做法。

当时,老师们都希望孩子能尊重皇后的要求,希望他暂时停下手头的工作,去执行她的命令。然而,孩子并没因为她是皇后就立刻响应。可是过了一段时间,奇迹发生了!只见孩子在完成手中的事情后,把字母玩具放回纸盒,然后从容地拿出字母拼写出了 “意大利万岁”这几个字。此时,这个小家伙只有3岁多。但事实上,小家伙在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情感,以及对周围环境的自信上,已经是个小大人了!

事实正是如此,孩子并不如我们想象的那样无能,他们可以支配自己的行动和情感,可以做出许多超出我们意料的事情。然而,像案例中这样幸运的孩子又有多少呢?大多数孩子的潜能都没有得到挖掘,他们不能自由支配自己的行动和情感,也不具备一些出乎意料的能力,他们一直处于大人的控制和压制之下。作为大人的我们,不仅一直在低估他们,而且还随时准备给予他们打击和压制。孩子的自卑感就是这样来的。在大人的阴影下,他们感觉自己一事无成。

经过长时间的观察之后我们发现,父母在对孩子成长中取得的进步虽然表示喜爱,但与此同时也总是表现不信任。他们不相信孩子能把事情做好,正如上面案例中那个皇后不相信小孩能拼写出“意大利万岁”这几个字一样。比如一个家长看见孩子端着一杯水,就会担心孩子被烫着或者杯子被摔破,然后狠心地从孩子手里夺走杯子。这时候,孩子心中无疑会有一种挫折感,他会认为自己是个无能的人。他相信自己在大人眼里,连一个杯子都不如。

我们要改变自己的想法,不仅要承认孩子的能力,更要允许他们按照自己的方式去锻炼自己,并且还应鼓励孩子使用更合理的方式去做。不能一味站在自己的角度考虑问题,比如看到孩子做游戏,就粗暴地打断他;人为地给孩子制订一个活动计划,当到了散步的时间,就不由分说地强行拉出孩子去散步,也不管孩子是否同意。

孩子并不是大人的影子,他们有自己的做事原则和风格,作为大人一定要尊重他们的意愿。当大人不尊重孩子的需要,像一头莽撞的野牛一样闯入孩子的生活时,就会大大损害孩子的自信心,让他们觉得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毫无意义的。我们都知道,当一个人突然打断另一个人的谈话之际,就要说声“对不起”或者“希望你不介意”之类的话。然而打断孩子的工作时,我们却感觉理所当然,一点都不感到内疚。这很容易让孩子觉得自己跟别人不一样,自己没有地位,不受尊重,是没有价值的,自己所要做的一切就是服从,无条件地服从大人。

一个人自卑的最大根源是他相信自己没有能力做某些事情。如果一个残疾的人必须跟一个完全健康的人赛跑,他一定不会希望进行这场比赛。一个普通人也不会愿意跟职业拳击手对决。因为在比赛之前,已经有一种不能获胜的感觉使他丧失了比赛的勇气和信心。由于成人不断的轻视,使孩子感到自己软弱,从而压抑了孩子的行动欲望。“你不能做那件事,即使只是尝试一下对你也毫无意义。”或者“你这个傻瓜,你在做什么呢?你难道不知道你不能做那件事吗?”这样的语言不仅阻碍了孩子的工作,打断了他行为的连续性,而且还是对孩子的一种侮辱。

如果父母总是责备孩子没有勇气去做某件事,就应该在自己身上检讨了,因为也许正是他们的某句不经意的话影响了孩子。他们对孩子所做的许多行为都破坏了孩子自我的成长,让孩子的内心开始萌发自卑感的幼芽,他们开始相信自己是笨拙和无能的,自卑感就这样逐渐长成了参天大树。此时,这个孩子就会陷入冷漠和恐惧之中,自卑感无处不在。这种障碍可能深深地扎根在他心中,使他觉得自己永远是无能的或比别人差。自卑感还会导致更多痛苦:胆怯、迟疑不定、面临困难退缩、经常流泪、绝望等等。

与之相反,如果孩子能够受到父母的鼓励和赞许,那他就会感觉自己就是自己行为的主人。他的心中没有自卑感,敢于尝试一切力所能及的活动,几乎每天都充满激情地做着手中的工作,发展着自己虽然稚嫩却生机勃勃的心智。一个心理健康的孩子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就是对自己的行为有把握,并充满自信。即使父母和老师不在身边,他们也一样忙活着自己手中的工作,让内在的完美个性得以充分表现。

恐惧——看到小鸡就吓得乱叫

有一个西班牙人的家庭,家里一共有4个女儿,其中最小的女儿胆子特别大。每当夜晚有雷雨时,她是这些女孩中唯一不害怕的人。她会带她的姐姐到父母的房间,在那里她们能得到保护。她是那些经受这种神秘恐惧所折磨的姐姐们的真正支柱。每当她们在黑暗中感到害怕时,她们就赶快聚集妹妹身边,以便获得安全。

这个小女孩的胆子实在很大,无疑这是一种勇敢的健康心理体现。与之相比,一些孩子可能非常害怕穿过马路,或者担心自己的小床下藏有猫咪,也有一些孩子一看到毛绒绒的小鸡就吓得乱叫。这些恐慌的表现,非常相似于心理学家所发现的病态恐惧症状。

这种症状,在对父母有特别依赖性的孩子身上容易发现,这些依赖性很强的孩子经常会莫名其妙地感到恐惧,恐惧的原因大都可以在孩子早期成长中找到。比如,父母常常利用孩子智力发育不成熟的弱点,用模糊的鬼怪恐吓他们,以为这样他就会服从自己。然而,这可以说是父母所用来对付孩子的最糟糕的一种手段,因为它利用无处不在的恐怖形象,令孩子内心深处对黑暗天生的恐惧又强化了。

又该如何消除孩子内心的恐惧呢?我认为,最好的办法就是能使孩子多接触现实物体,让他亲自体验和感受自己曾经十分恐怖的事物,经过多次重复接触,他们最终将发现,原来这些事物并不像想象中的那样可怕。这样一来,孩子内心的恐惧感就很快消除了。

事实上,孩子常常给自己设置危险。街上的流浪儿会偷窃汽车里乘客的钱;农村孩子会爬到树上或从陡坡上冲下来;淘气的孩子还能跳进海里或河里自学游泳。他们的勇敢行为还表现在无数次拯救他们的同伴中。例如,有一次,加利福尼亚一家儿童医院的盲童病房着火了,在这些孩子中,有一些是能看见东西的。虽然他们当时在着火的大楼的另一边,但他们还是冲进大火中去救助其他盲童。

通过接触实际生活,许多孩子变得大胆而谨慎,在各种情况下尽量做到避免危险。比如,他们会使用厨房的刀,用火柴点火,能够独自站在水池边,还会自己穿越马路。这样的孩子已经学会了如何通过避免急躁心理来控制自己的行为,这使他们可以过一种更平静、更健康的生活。这就是现实所教给他们的生机勃勃的能力。


如果您在孩子教育中有什么困惑,欢迎您前来咨询,赏识教育老师将为您答疑解惑。
咨询电话:4000888552 QQ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