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家庭教育 > 孩子教育

蒋介石与蒋经国的父子相处之道

更新时间:2013-12-27 14:25  来源:网络  作者:网络编辑   访问量:
【导读】蒋经国出生后,蒋介石并未回家看望他这个儿子。直到大约经国十岁时,蒋介石开始有了改变。他亟欲建立身教,不时灌输儿子纪律、道德观念。

  少年蒋经国与父亲合影


  蒋经国是蒋介石与王老夫为他从溪口挑选的妻子——毛福梅所生。多年后,蒋介石为了与陈洁如结婚,在王老夫人死后,与毛夫人正式离异。蒋介石写给舅子毛懋卿的一封信,描述他对结缡二十年的妻子之感想是:“十年来,闻步声,见人影,即成刺激……”

  因此,蒋经国出生后,蒋介石并未回家看望他这个儿子,似乎也没有初为人父的欣喜。直到大约经国十岁时,蒋介石开始有了改变。此时,他似乎已发觉经国将是他唯一的骨肉子嗣,对这个儿子开始关心,亟欲建立身教,不时灌输儿子纪律、道德观念。

  一九二○年初,蒋介石回到奉化,亲访他的老师顾清廉,央托他协助教导经国。顾清廉是一位具有现代观念的儒者,受托前往溪口,花时间了解经国的潜质,替他订下研修课表,也可能一度亲自为经国授课。蒋介石在同年二月九日给经国第一封信,提到顾老师向他报告“天资虽不甚高,然颇好诵读”,蒋介石自称,“闻之略慰”。他又安排奉化县另一位儒师王欧声,教经国诵读古籍和四书。

  虽然延聘硕儒教课,蒋介石还是觉得经国不应该像他一样躲在溪口,直到十多岁才出来见世面。经国九、十岁之际,蒋介石就把他送到自己曾经念过书的奉化县凤麓学堂上学。蒋介石在一九二○年二月、三月,分别在日记中记下,他亲自批阅经国的“功课表”。四月间,蒋介石写信训示儿子:“当听祖母及汝母之命,说话走路皆要稳重。”第二封信又指示经国:“不可轻佻,须要着重”。十一月间,蒋介石曾经回到溪口,与毛夫人讨论到经国的教育,他在日记中记下,毛福梅的观念对儿子有害无益。毛夫人曾经未取得丈夫同意,就把经国带回溪口老家。这件事令蒋介石大为不快,以致决心翌年把儿子送到上海念书。

  蒋介石后来,有一段时间住在溪口家中,每天都抽出时间和经国相处。父子俩有时利用傍晚时分坐上竹筏,沿着安静的剡溪泛游,欣赏鹭鸶抓鱼,聆听夏蝉争鸣。然而,大部分时间,蒋介石自己沉思、读书,思索军事计划,对毛夫人则不加闻问。经国对于双亲之间关系冷淡,已经习以为常。

  十二岁的经国,进入上海万竹小学四年级念书,曾经有一段时间与陈洁如一起住在法租界圣母院路三巷九号。蒋介石大部分时间不在上海,她和经国建立起不错的关系。他管这位只有十六岁的继母,称呼为“上海姆妈”。她既是他的大姐姐,又是他的少年继母,影响到他此后一辈子对女性的罗曼蒂克理想化印象。少年时期的蒋经国,蓄短发,方脸像母亲,额头高像父亲。当着父亲面前,他拘谨有礼,相当紧张。蒋介石要求儿子每星期天要写一封“两三百字”的信给他,报告课业进修心得,儿子疏于写信,必遭斥责。他建议儿子把他的去函保存下来,有暇就取出来反复温习。

  然而,他自己本人经常没空写信,就指示儿子要读些什么书。他继续强调《四书》的重要性,尤其要求儿子要细读《孟子》、《论语》、《曾文正公家书》和王阳明文集。孙逸仙的《三民主义》也列在书单之上,但是似乎没有古书来得重要。蒋介石有时候也把自己批注、读过的书寄给儿子。他建议儿子这些古书要“读百遍以上”。蒋介石也相当注意经国的书法,曾经规劝儿子。“你的书法尚无进步,每隔一天至少应该临摹一两百字。”显然他也承认自己书法不够俊拔,希望儿子能写得一手好字。同时,他也一再强调要学好英文。他说:“现在时世,不懂英文,正如哑子一样。”


如果您在孩子教育中有什么困惑,欢迎您前来咨询,赏识教育老师将为您答疑解惑。
咨询电话:4000888552 QQ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