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一直是父母的掌上明珠,每个父母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殷切期望。可是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总会出现各种问题,这时家长们的教育方式也是截然不同的。有的家长信守“棍棒出才子”,施行的是棍棒教育。有的家长坚信,“没有种不好的庄稼,只有种不好庄稼的农民”,施行的是赏识教育。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教育孩子呢?
近日,“妈妈再打我一次”系列漫画走红网络。漫画中妈妈和女儿奇怪的对话,妈妈突然打女儿的桥段,都显得很无厘头。看似无厘头的漫画,会因为解读不同而变得含义不同。因此,有家长担心会对娃儿造成影响,有家长觉得折射了陈旧的教育观念。对此,心理专家陈志林建议家长在家庭教育中以赏识教育为主。
“妈妈再打我一次”系列漫画走红
2013年12月初,新浪微博用户发了一组自己创作的四格漫画,小学课本插图式的画风,加上有些无厘头的剧情,让这组漫画图片在微博上迅速传开。一开始,网友还只是对漫画中的人物对比进行再创作,再后来,单纯文字改编已经不能满足网友的“胃口”了。于是网友配音的音频版,网友制作的视频版相继出现,甚至还出现了以“妈妈再打我一次”为名的生成器。
家长担心这一系列漫画影响孩子
“妈妈再打我一次”系列漫画的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无论妈妈和女儿的对话内容是什么,妈妈都会莫名其妙的打女儿一耳光。尽管漫画原作者在微博中称“画的含义没什么,大家怎么理解就是什么样”,但家长们还是很担心孩子看到这一系列漫画。
刘妈妈认为这是成年人自娱自乐的一组漫画,“最好还是不要给娃儿看,以免误导小朋友”。李妈妈也持相同的观点,“即使孩子很小,根本看不懂,这种漫画也还是尽量不要让孩子看到。虽然是恶搞,但还是会对娃儿有影响。”
传统家庭教育方式多以说教为主
中国传统的家庭教育观念中,有一种“棍棒之下出孝子”的认知,认定对子女严厉管教是最好的教育方式。虽然这组漫画是恶搞,但不少家长从这组漫画中看到了类似的家庭教育观念。
侯爸爸表示,自己小时候,父母采用的教育方式非常严厉,打骂较多。到了大学时代,以说教为主,直到参加工作之后,才逐渐转变为沟通为主。对于父母对自己的教育方式,侯爸爸直言不满意,“小时候压抑多了,大了性格畸形”。
绝大部分家长表示,父母对自己的教育方式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变化,但小时候即使不采用严厉的打骂方式,也多以说教为主。“高中之前,我们家是典型的中国家长式教育,沟通少、说教多。”陈妈妈说。
严厉棍棒不如赏识教育
“妈妈再打我一次”系列漫画的走红也引起了一些家庭教育专家的关注。谈到漫画中可能折射出的家庭教育问题,中国心理学会会员、新态心理专家陈志林认为,教育不一定是快乐的,但绝不提倡体罚与变相体罚,“棍棒教育适应的时代背景不同,孩子是与家长平等的人,棍棒教育不会帮助其成长,反而可能摧残孩子的心灵,让孩子心理扭曲,甚至反社会”。陈志林建议家长以赏识教育为主,努力与孩子进行有效沟通,让孩子愿意敞开心扉与家长交流,最终共同进步。
在现在的家庭教育中很大一部分家长还都信守“棍棒教育”的方式,却不知棍棒教育有很大的危害。它使得家长和孩子关系更加紧张,孩子为了避免被打,就养成了撒谎欺骗的坏习惯,愈演愈烈。而家长的“棍棒”不仅打伤了孩子的身体,使孩子身心受到极大摧残,还使孩子随时处于神经紧绷恐惧状态,孩子也就把学习当成苦恼,越是这样学习成绩越不好。而我们的父母与孩子沟通的很少,甚至是不愿意沟通,双方都不了解各自的思想,所以有时孩子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被打。虽然棍棒教育能起一定的效果,但是只是临时的效果,达不到教育孩子的目的。根据国外一些实验得知,相较之下赏识教育的效果比棍棒教育效果更好,赏识教育在孩子成长中起很重要的作用。赏识教育有利于孩子进行自我教育,也能不断地激发孩子学习的主动性,使孩子充分认识自己,使其在学习的过程中也越来越兴奋有劲。
父母要懂得赏识孩子、鼓励孩子、多对孩子竖大拇指、帮助孩子“找光明”。教育孩子,态度是最好的方法。“世上没有坏孩子”,赏识教育的奥秘在于唤醒“好孩子”。家长要找到赏识孩子的一种方法,要以沟通和说服为主,微小的进步也要给予其肯定;对犯了错的孩子要提醒教育,耐心的给他分析原因;不要过分看重孩子的成绩分数,而是注重培养孩子全面发展,家长和孩子是平等的,家长要尽量关怀孩子,尽量和孩子沟通,搭起一座爱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