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我求你别说了!你说了好多遍啦!”女儿跺着脚,对妈妈哀求道。
“知道了知道了!你有完没完啊,我耳朵听得起茧啦!真是烦死了!”儿子捂住耳朵,对着母亲吼。
这样的镜头相信在不少家庭中出现过。不少母亲特别喜欢对孩子唠叨。有资料显示,天津市妇联儿童部从千余名儿童心理问卷调查中得出结论:九成以上的孩子认为母亲“太唠叨”。唠叨成了母亲的通病。我们不妨来分析一下有哪几种唠叨:
一种是出于关心的呵护式唠叨。这是一种无意识的爱孩子的本能。她认为这是为孩子好,为孩子着想。孩子还小,自控力差,做事常常顾此失彼,丢三落四,所以需要大人不断提醒。有位母亲对孩子照顾得无微不至,事无巨细都会叮嘱又叮嘱:出门衣服要多穿;晚上睡觉要盖好被子;吃饭不要边看电视边吃;放学了不要在学校逗留,早些回来……这类母亲把孩子当成永远长不大的小不点,对孩子事事不放心,不敢放手让他受点苦,去经历风雨,不放心他独立做事。唠叨的结果是:孩子产生了依赖心理——反正有人提醒我。因而变得懒惰,散漫,没有责任感。培养独立生活能力成了一句空话。
一种是出于催促的命令式唠叨。有的孩子性格活泼,顽皮贪玩,在父母眼里看来是“不听话”、不自觉、不好管教的孩子。父母认为他需要人催促,象皮球一样,踢一下才有动一下。于是,“该做作业啦!”“到睡觉时间了,该上床啦!”“不要在外面玩得太久,8点前要回家!”的命令声在孩子耳边定时响起。当然,这对于还没有养成良好作息习惯的孩子来说,父母适当的催促是应该的,但是,当催促过多过量,孩子就算听从你的话了,也会在内心对你产生抵触或怨恨情绪,疏远了亲子关系。孩子心里长期潜着这种负面情绪是对身心不利的,不容易养成开朗的性格,宽阔的胸怀,积极的处世态度。
一种是出于习惯的批评式唠叨。在家习惯了对家庭成员比如丈夫的唠叨,自然也会对其他成员不停地唠叨。也有的和母亲本人的性格有关,她属于那种喜欢说个不停的人。这类母亲似乎一天不唠叨就不舒服,不习惯。有位妈妈似乎对孩子怎么看也不顺眼,整天对孩子唠叨不停:“你怎么又做错了,今天我不检查出来,明天本子上又一个红叉,怎么这么粗心!”“不懂的问题要去问老师,知道吗?你什么时候能让人少操心?”“这次怎么才考88分呀,平时就知道玩,说了多少次了,要专心听课,心思跑到哪儿去了?!”这类母亲把唠叨紧紧挂在嘴边,怕孩子不上进,怕还会再犯错,但效果是,与孩子疏远了心理上的距离,因为没有孩子喜欢听你不断地批评和指责。
一种是出于发泄的不满式唠叨。母亲工作上的压力,生活中的不愉快,人际关系的紧张,家庭的不和睦(或者战火不断),对孩子的期望值太高等等,都会影响到母亲的情绪,而母亲的情绪又直接影响到孩子。经常看到这样的母亲,孩子考试没考好,就对孩子大发脾气:“你看你,怎么就这么笨!人家某某都比你考得好!怎么就这么不争气!气死我了!”“生你怎么就这么没出息呢,长大了去扫马路算了!”这类母亲实际上是在发泄自己的情绪,孩子成了他的出气筒,根本体会不到孩子的心情,不考虑孩子的心理承受力,受伤的只能是孩子。
心理学上有个“超限效应”。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接受某种刺激过多、过强、过久,超过了合理的限度,就会引起他心理上的厌倦和反抗,使他的行为朝相反的方向发展。
曾有一个孩子在论坛向大家求助:“我的父母很唠叨,有时候为了一点小事就唠唠叨叨个没完,真不知该怎么办才好?”
现在来看看同龄人是怎么说的吧:
孩子一:“我不想听时,就说自己要学习。只要我躲进书房,妈妈就不唠叨了。”
孩子二:“唉,我懒得听,当作没听见,不要顶嘴就行,时间长了他们就不唠叨了。”
孩子三:“如果他们说得太多的话,就到外面呼吸一下新鲜空气吧!”
孩子四:“说多了我会向她发脾气,我一发脾气,妈妈就怕我,不说了。哈哈。”
可以看得出,母亲的唠叨让孩子有的学会了阳奉阴违,你说你的我做我的,根本不当一回事;有的显得很无奈,心情不好;有的进行反抗,不再尊重父母,这是个危险的信号。
应该说,天下所有的母亲没有不爱孩子的,但是,用唠叨来表示爱,效果会怎样呢?不管是哪种唠叨,唠叨太多太久。孩子的耳朵真的起“茧”了:听多了重复单调的话语首先会在心理产生疲惫感,进而产生厌倦感,接着就是满不在乎——因为你给孩子吃的“药”过多了,孩子产生了“免疫力”。母亲总对孩子不放心,怕他做不好,以为唠叨可以约束孩子,提醒出差错。俗话说,“好话不说二遍。”说十次不一定比说一次有效。
而听多了没完没了的批评指责呢,会让孩子竖起心理防护墙,从心里开始抗拒你,要么想法躲开你,因为他内心痛苦。要么和你对抗,吵架,造成亲子关系的疏远或恶化。孩子的忍耐程度也是有限的。超过了这个限度,孩子的心里也会承受不了。会让孩子产生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同时你的威信也在你的唠叨声中渐渐失去。这就是超限效应。
这些,我想是母亲们不愿意看到的。那么母亲们该如何避免这类唠叨呢?
首先,父母要放手让孩子去做,不要把孩子当成温室的花朵,要让孩子去经受一点风雨,吃一点苦头。比如孩子总是玩得太晚才睡,第二天起不了床,说了多次不听,那早上就不叫他,就让他上学迟到一次呗!一家人一起去朋友家或出去散步,如果孩子总是磨磨蹭蹭,就规定时间,只等他几分钟。超过这个时间就不等了,自己开始出发了,让孩子在后面追赶上来吧!这是让孩子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所以,把多次的唠叨换成你一次的“狠心”,把不放心的提醒换成坚决的行动,往往效果会更好。
其次,当孩子做不好,或有缺点,确实需要父母的提醒和说教时,父母的语言要注意富于变化,要丰富多样。不能总是单调的那几句翻来覆去地重复。心理学上的“超限效应”表明,同一语言的反复刺激会让大脑感到疲惫,产生心理惰性,降低了孩子对你的语言的吸收率和主动接受程度,进而产生逆反心理。
再者,要阻止孩子的某一行为时,注意不要说得太多。唠叨多了无益,孩子会当作没听见,这只耳朵进那只耳朵出。说一次两次就要适可而止。如果不听,你就采取行动,或者后果让他自负。比如限制孩子打游戏,先给孩子约定时间,告诉他,时间到了要从座位上离开。“我只说一遍,不然采取行动。”这样,等孩子打游戏的时间一到,你就走过来提醒一次:孩子,你看,时间到了。如果孩子自觉关机最好,如果说了没听,你就说,刚才妈妈说了,我只说一遍,说了一遍没反应,对不起,妈妈要替你关机了。这样的处理方式容易让孩子接受。会形成孩子的自觉性,并锻炼孩子的控制力。
最后,要注意教育方法的灵活多样。教育孩子并不是只有语言一种方法。也可以是表情教育,用沉默,用眼睛表示你的愤怒,有时沉默比语言的重复更有震慑力。比如孩子总是乱扔吃剩的果皮,你可以用手指着果皮,示意他捡起来扔到垃圾桶;也可以是书信教育。即用书面语言来表达你的看法和意愿,通过写信的方式来提醒告诫孩子该怎么做;也可以是旁敲侧听,用讲故事的方式去启发孩子怎么做;也可以给孩子一个闹钟,用闹钟来代替你的唠叨。比如,要规定孩子几点开始做作业,可在旁边放一个小闹钟,等闹钟一响,孩子就该关电视了。如果他没注意,你可暗示一下。